2009年7月3日 星期五

清明節前的碧螺春

2009/04/02 中國時報

曾文祺  
 碧螺春遠比不上金宣的奶香,翠玉的蔗香,東方美人的果香與文山包種的清香。這些清茶,濃烈撲鼻的香味,聞多了會醉。憑什麼碧螺春可以取名嚇煞人香,豔壓群芳。

 清明節前,清晨,太湖東山島上,剛冒出嫩芽的碧螺春,一心一葉,採了一天不到一斤,用手在加熱的鐵鍋炒成毛絨絨的茶。在等待的過程,用現撈的太湖三白,銀魚,白魚與白蝦做主菜,滿山放養的草雞煮成黃澄澄的雞湯,搭配到處可見的野菜,馬蘭頭,莧菜,一頓豐盛的農家菜,舒舒服服的午後。

 最美的話題

 碧螺春原來不叫碧螺春,當地蘇州人叫嚇煞人香。康熙爺六下江南,嫌名字粗俗,開金口取了碧螺春,流傳至今。是皇帝,才有這麼大的魅力,把流傳許久的名字給改了。這一改,把一個地方性的茶葉,捧成全國十大名茶,綠色的黃金,在每年的春天,成為蘇州最美麗的話題。

 清明節前的碧螺春,稱為明前茶,一個價,高價。過了清明,到穀雨之前,稱為雨前茶,一天掉一個價。過了穀雨,人間已無碧螺春,只能叫炒青,一個價,賤價。內行人買茶,只在清明之前,入東山,農戶現採現炒。一走進市集,魚目混珠,一斤本地茶混一百斤外地茶,到處都是東山明前茶,無從辨識。

 清明節前,到過西湖白堤蘇堤,看過珠串水滴般的楊柳嫩芽,隨風起舞,大片的抹上迷蒙的湖面,就知道春天是碧綠色。收藏春天,最好的方式是到太湖東山,在清晨薄霧中,透著微曉的陽光,輕輕的採摘剛從嚴冬甦醒的茶葉,看看這大地初生的嬰兒,包裹在細小絨毛之中,如此般嬌嫩,如此般璀燦碧綠。午後,滿籮筐碧綠的嫩芽,炒成茶,毛絨絨,黃褐螺旋狀,密封收藏。從今以後,不論在什麼季節,什麼地方,找到陽光,找到玻璃杯,就可以讓這些嬌客,在水中起舞,舒展成一槍一旗,恢復原來的形狀,原來的碧綠,原來春天的樣子。

 收藏春天

 收藏春天,碧螺春的嫩芽,要一片一片的自己採。

 有一年春天,天氣特別冷,一直冷到三月底,大地才開始回春。距離清明節只剩幾天,明前茶物以稀為貴,一上市就飆的很凶,是往年的三倍價格。送茶給媒體朋友是公司行之多年的慣例,不能不送,又因為預算的關係,太貴了買不下手,只好等到清明過後,等著一天掉一個價,一直掉到快要靠近穀雨,才用以往的價錢買。不知道朋友們能不能喝的出來那年的茶是雨前茶,總而言之,對我而言,明前茶就是明前茶,喝茶的錢不能省,春天的不能褪色。

 到大陸做行銷,創品牌,每年總要想一些有趣的公關活動,讓大家對公司保持好印象。其中,春天太湖的採茶喝茶,過過碧螺春的一天,是必辦的活動之一。媒體朋友大多是文學青年,喜歡有文化內涵的活動,對於把古城蘇州的底蘊當成公關平臺,一起在美好的太湖春天交流,感覺很親切,也很認同。幾次活動之後,對台灣人的印象改觀很多,有些人甚至認為, 台灣對於中華文化的理解,比 大陸人深厚,處理事情沒那麼功利,人也比較溫文儒雅。在大陸做事情其實很簡單,禮尚往來,只要真心對待別人,人家也會加倍奉還。行走大陸多年,交到許多朋友,尤其是味道相通的朋友。

 要說茶香,碧螺春遠比不上台灣的清茶系列:金宣的奶香,翠玉的蔗香,東方美人的果香與文山包種的清香。這些清茶,濃烈撲鼻的香味,香到可以用特製的聞香杯逗留而回味,聞多了會醉。憑什麼碧螺春可以取名嚇煞人香,豔壓群芳。蘇州人用吳濃軟語的蘇州腔說嚇煞人香,語調輕盈,不像是出門與人爭辯,比較像是關起門來稱讚自家剛出生的小寶貝,味道好香。的確,嚇煞人香,與其說是茶香,不如說是原汁原味,早春三月的香。用春天剛出生的嫩芽,最簡單的加工,最短的時間,最溫柔的方式,用手在加熱的鐵鍋揉拈半小時,起鍋就是成品。嬌嫩的碧螺春,明前茶,淡淡的,台灣人喝不慣,說是沒有味道。有些人喝出味道來了,從此不喝別的茶。即使清明過後的雨前茶,陽光足了,雨水多了,長的快了,味道濃了,卻一天一天離春天遠了。

 我似乎可以理解,為什麼 牡丹廳裡的杜麗娘,十六歲的春天,走入花園,竟然傷感年華早逝。如果明前才能稱為嚇煞人香,二八年華的少女,可以開始傷春。白髮蘇州,對春天的熱愛,竟是如此深刻。

 聰明的康熙爺,就碧綠的顏色,螺旋的形狀,春天的節氣所取的名字,貼切是很貼切,是不是比得上青春版的嚇煞人香,見人見智。康熙爺身旁的人,用北京官話唸出嚇煞人香,的確不雅。喜歡蘇州的皇帝,幫忙取個名震天下的碧螺春,讓一個地方茶可以賣成綠黃金,嘉惠後代子孫,也是美事一樁。 北京話是官話,全國通行,要做生意,地球就得是平的,政治經濟放中間,老祖先的名字擺一邊。只是聰明念舊的蘇州人,出門就叫碧螺春,回家還是嚇煞人香,人人記得,個個會叫。

 有機會到蘇州買碧螺春,不要忘了請賣茶的姑娘,用吳儂軟語的蘇州話,說一聲嚇煞人香,聽聽味道如何。

 流浪的新陳帶謝

 前幾天跟同事聊天,談起過年其間台北的天氣不好,不像中南部,天氣晴朗,由此而推論,中南部比台北更適合人居住。這是一個四季如春好還是四季分明好的老話題,個人角度不一樣,看法自然不同。自從到了蘇州以後,江南一帶,四季分明,夏天可以熱到三十七八度,冬天可以冷到零下,溫度變化非常大,尤其是在由冬入春,由夏轉秋的時候,冷熱氣團南北劇烈交鋒,總會帶來充沛的雨水。人們滿懷喜悅迎接雨水,一場雨,一個溫度梯度,清明時節雨紛紛,代表一季的嚴冬一步一步地走遠,大地回春,處處充滿生機,開始播種;雨打芭蕉夜斷魂,代表一季的酷暑一步一步地過去,秋風起兮,大閘蟹肥了,即將收成。四季分明,代表每一個季節, 個性 鮮明,個個值得期待。

 生命的特徵在於繁殖與新陳代謝,繁殖力越強,新陳代謝的能力越強,就越有生命力。大自然的生物,在惡劣的環境求生存,生命力旺盛,沒什麼想法,就是不斷的吃,不斷的活動,不斷的繁殖。文明的人類,溫室的花朵,生命力虛弱,想法很多,也是不斷的吃,卻沒有活動,不想生小孩。人類的新陳代謝病,就是吃的比消耗的多,得到的比付出的多,才會積累出高血脂,高血壓,高尿酸所引發的腦中風,心臟病與痛風。前半輩子的幸福疏懶,由下半輩子的病魔纏身來還。由此看來,四季如春的疏懶歲月,陶醉在春風裡,比不上四季分明的冷暖自知,冬天想著春天要動一動,秋天想著冬天要養一養,大自然牽引著人們,跟著節氣過日子,處處新鮮,歷久彌新。

 十二年前,離開台灣到大陸,經歷了一次強度很高的新陳代謝。學習新的工作,新的生活;適應新的環境,新的朋友,看看夢裡的國度,跟著那裡的人一起打拼。喜歡 中國 ,喜歡歷史,喜歡各地風光面貌,喜歡居住的人們,喜歡廣州的海鮮,四川的麻辣,東北的酸菜白肉鍋與西北的肉夾饃。流浪的人,吃飽了不想家。帶著知福與惜福,大江南北開疆闢土,從一個人,到幾百人;從無,到百億業績,強大的創造力,淋漓盡致。

 十二年後,離開大陸回到台北,又是一次強度很高的新陳代謝。學習新的工作,新的生活;適應新的老環境,新的老朋友,待在夢裡的故鄉,跟著這裡的人一起打拼。喜歡台北,喜歡騎單車上下班,搭公車爬山,穿過雪隧到宜蘭看大海;喜歡這裡的人們,士農工商,各守本份,敬業樂群;喜歡這裡的宗教 民俗 社會救助;喜歡這裡的醫療環境,勞 保健 保。帶著知福與惜福,跟著大家迎接大 三通 的機遇與挑戰。沒有這次的新陳代謝,就只能延續十二年的慣性到退休,沒有想像力,新鮮感,沒有期待。

 嚇煞人香

 現階段的台灣,百年一見的 金融海嘯,也是強度很高的新陳代謝。必須把習慣已久的代工製造模式,轉型成高附加價值的模式,才能將15,000美金的GDP,提升到夢想中的30,000美金。舊的乳酪逐漸消失,新的乳酪還沒成型,需要大家的努力,除舊佈新,才能脫離困境。前一階段帶領台灣成長的高科技企業家們,應該把台灣領先的代工模式,交棒給下一代,完成繁殖,然後新陳代謝,以強勁的生命力,像三十年前一樣,帶領台灣,創新突破,推動下一輪成長的新動力。剛畢業的新鮮人,也不一定要擠進前輩們的產業,走眾人走過的路。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經驗,生命體驗,像魏德聖導演一樣,堅持理想與興趣,耐心的磨練能力,不斷的嘗試,終究以一部海角七號,開創文創產業的新局面。

 高科技行業已經開花三十年,被地球是平的影響;生活產業即將結果七十年,被東方紅,太陽升的中國照耀。行業的三十年風水輪流轉之外,全球三百年的風水寶地也跟著轉,逐漸由西向東,從陳年的西方轉成新興的東方。台灣是東亞的脊樑骨,一年到頭幫日本, 中國大陸 擋颱風。幾百年來的歷史,不是移民,就是被殖民。從今以後,祖輩的辛酸將成為子孫的養份。台灣混血的基因,善良的個性 ,拼搏的創業精神,優良的中華傳統以及理解日本與西方文化的能力,將成為風水轉向的導流板,中日美文化交流的平臺,展現新寶島的魅力。

 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老天爺牽引著人們,春耕,夏耘,秋收,冬藏,四季輪替,新陳代謝。冬天即將過去,春天就要來臨,不需要討論冬天如何嚴寒,只要學習生根大地的農民們,把播種的工具拿出來清理,活動活動筋骨。春天一來,萬物蠢動,就該幹活。

 清明節前,台灣的茶,也是嚇煞人香。

沒有留言: